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企管小故事 - 老子 第七十九章 - 有德司契 , 無德司徹

企管小故事 - 老子 第七十九章
今晚去洗衣服 , 順便看看書 , 老子他說續集
其中看到此篇 , 頗有感觸 , 所以特別記錄下來
~~~~~~~~~~~~~~~~~~~~~~~~~~~~~~~~~~~~~~~~~~~~~~~~~~~
老子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 , 必有餘怨 ,
安可以為善 , 是以聖人執左契 , 而不責於人
(大意是說 , 要化解大怨 , 但是一定會有小怨 , 小怨有可能又會變成大怨
所以聖人只掌握大原則 , 而不求人人無怨)


有德司契 , 無德司徹
(大意是說: 聖人之道講的是領導階層的大政治家 , 只把握原則 , 不求管理
          無德的統治 , 就是到處設規則)
天道無親 , 常與善人
~~~~~~~~~~~~~~~~~~~~~~~~~~~~~~~~~~~~~~~~~~~~~~~~~~~
這篇跟管理學 , 領導學 , 還有ISO標準等等可以扯的上邊...

所以管理是甚麽 , 領導又是甚麽?
有些公司拼命的設定一大堆的制度規則 , 然後公司或是集團大點的,
還要搞個集團的規定 , 子公司的規定 , 甚至是部門的規定 ,
各部門或是事業群還要搞個內規 , 外規(說一套 , 作一套)
訂了那麼多規定 , 能不能保護客戶免於危機 ? 看一下這次金融危機的起源 ,
每次金融危機事件出現之後 , 就會有單位出來針對金融危機事件訂定一大堆規則規定 ,
於是乎 , 規定越來越多 , 但是呢 , 只有一有事件出現都是大問題 ,
不是說 , 定規定可以保護客戶或是保護公司嗎 ? 為甚麽問題越出越大包??

所以看到這裡 , "有德司契 , 無德司徹"
當一間公司在推行任何 ISO或是安控制度時 , 即便你訂了一萬條的規定 , 但是只要有那麼一個人搞漏洞 , 馬上就會破功
與其搞得萬分複雜 , 還不如掌握大原則 ,
與其規範這個不能作 , 那個不能作 , 還不如養成大家的觀念 , 觀念建立了 , 大家就能夠自行判斷什麽可以作 , 甚麽不能作
而不是死板板的把能作的也變成不能作

管理之道是要訂定鉅細靡遺的規定還是掌握大原則 ?

每個人的看法各有不同 , 或許作法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