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7日 星期六
專案管理_是交付比例還是完成比例?
實例:
有的PM在面對廠商的產出時 , 跟必須要上交給公司高層的status report時 , 跟實際狀況竟然不一樣 ,
PM跟廠商講好,只有有交付,他就會掛進度 ,
(PM同意廠商PM 可以不作SA , SD先有開發[這又是另外一個大問題])
經過 n 個月後 , 在廠商完全不作 SA , SD 的狀況下 ,進行開發
廠商交付了十來個Java Class Source Code ,
就這樣 , 進行Code Review的時候發現,
這些Source Code 無法完整的被編譯 , 因為還有Source Code沒有交付 ,
即便可以可編譯 , 也無法執行 , 因為還有必要的設定檔沒有交付 ,
經過人工的審閱之後發現 , 這些Source Code 無法被編譯 , 執行 , 更何況是測試與上線
基本上可以說完成度 是 0% ,
公司簽約金付頭款就 一百多萬 , 得到甚麼?
(如果加上購買另一個軟體套件的費用 , 至少投入 兩百多萬 , 更不提公司內的專案成員 , 加上 User單位的人力投入 , )
投入兩百多萬 , 加上公司人力至少 70人月的投入(包含其他單位的人力)
公司能夠得到甚麼? Nothing , 沒有分析文件 ,沒有設計文件 , 沒有可執行系統 , 甚麼都沒有 ,... ,
有交付不等於有完成 ,
專案管理雖說是以產出為導向 , 但是也從來沒有說拿著沒有完成的產出當作進度的
但是PM的Status Report中的進度回報可不從來都不是掛零 ,....
現在專案有問題了 , 可能會被中止 , 那就牽扯到什麼是有效(完成)產出
迄至目前為止 ,
沒有 SA 文件 , 沒有SD文件 , 更沒有可執行的系統模組 , 一個都沒有
等於專案的完成產出是零
但是PM在先前的 Status Report 中可不是掛零 ,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頗大的落差?
因為 PM 掛的是進度都是只要廠商有開始作 , 就算數 , 而不是以廠商完成了才算數 ,
也就因此種下此惡果的因之來源
現在PM要為了掩飾他先前所交付的Status Report 是有進度的 , 有產出的 ,
現在又在玩一些把戲 , 說看看專案要被中止了 , 什麼樣的產出對公司是有價值的?
要廠商已交付那些產出為目標 , 至少交出文件來...
甚至還要潑污水給專案成員 , 說有些專案成員希望專案被中止 , 而不說因為他的問題導致今日的果,
這個就是會做事的 PM...
<從一開始 , 專案就偏差了 ,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