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企管小故事 - 老子 第七十九章 - 有德司契 , 無德司徹

企管小故事 - 老子 第七十九章
今晚去洗衣服 , 順便看看書 , 老子他說續集
其中看到此篇 , 頗有感觸 , 所以特別記錄下來
~~~~~~~~~~~~~~~~~~~~~~~~~~~~~~~~~~~~~~~~~~~~~~~~~~~
老子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 , 必有餘怨 ,
安可以為善 , 是以聖人執左契 , 而不責於人
(大意是說 , 要化解大怨 , 但是一定會有小怨 , 小怨有可能又會變成大怨
所以聖人只掌握大原則 , 而不求人人無怨)


有德司契 , 無德司徹
(大意是說: 聖人之道講的是領導階層的大政治家 , 只把握原則 , 不求管理
          無德的統治 , 就是到處設規則)
天道無親 , 常與善人
~~~~~~~~~~~~~~~~~~~~~~~~~~~~~~~~~~~~~~~~~~~~~~~~~~~
這篇跟管理學 , 領導學 , 還有ISO標準等等可以扯的上邊...

所以管理是甚麽 , 領導又是甚麽?
有些公司拼命的設定一大堆的制度規則 , 然後公司或是集團大點的,
還要搞個集團的規定 , 子公司的規定 , 甚至是部門的規定 ,
各部門或是事業群還要搞個內規 , 外規(說一套 , 作一套)
訂了那麼多規定 , 能不能保護客戶免於危機 ? 看一下這次金融危機的起源 ,
每次金融危機事件出現之後 , 就會有單位出來針對金融危機事件訂定一大堆規則規定 ,
於是乎 , 規定越來越多 , 但是呢 , 只有一有事件出現都是大問題 ,
不是說 , 定規定可以保護客戶或是保護公司嗎 ? 為甚麽問題越出越大包??

所以看到這裡 , "有德司契 , 無德司徹"
當一間公司在推行任何 ISO或是安控制度時 , 即便你訂了一萬條的規定 , 但是只要有那麼一個人搞漏洞 , 馬上就會破功
與其搞得萬分複雜 , 還不如掌握大原則 ,
與其規範這個不能作 , 那個不能作 , 還不如養成大家的觀念 , 觀念建立了 , 大家就能夠自行判斷什麽可以作 , 甚麽不能作
而不是死板板的把能作的也變成不能作

管理之道是要訂定鉅細靡遺的規定還是掌握大原則 ?

每個人的看法各有不同 , 或許作法也不同~

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

加班 & 不加班



加班 & 不加班

首先要聲明的是 我對這兩種並沒有特定的偏好或厭惡

重點是企業以及企業主管本身會不會嘴裡說得跟實際做的是兩回事

去逛書店時 , 看到一個日本人寫的關於不加班的書籍 , 當然要作這種事 ,一定是由上而下推行

特別是在日本這種工作狂的社會體系 , 裡面提到

作者每天一到下班時間就把燈關掉 , 一開始 , 員工也是不能適應 , 但是沒有員工會違反規定把燈打開....


反回頭看看國內 , 到底有多少心口不一的企業體 ?
例如: 告訴你 , 不要加班  , 但是在面試的時候會問你 , 如果假日加班或者是常常需要加班時 , 你能不能配合 ?

例如: 告訴你 , 不要加班 , 但是當你準時下班時 , 會有其他部門或是員工出現雜音: 某某人是否工作太過清閒 , 為何都可以準時下班 ....之類的 , 然後主管還會特別為了這些雜音來跟你打招呼...

例如: 告訴你 , 不要加班  , 但是升遷時 , 是以常常在加班的人升為主管


再次聲明的是 我對這兩種並沒有特定的偏好或厭惡

但是檢視一下國內有多少企業跟主管的說與作彷彿得了精神分裂症一般背道而馳...

這種令人無所適從的情況存在與否 , 也是檢視你所在的企業體與主管是屬於甚麽等級的方法之一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給不動腦主管看的企管小故事 - 老猴子新猴子吃香蕉的故事

以下關於猴子的實驗 , 不是我寫得 , 所以特此聲明

~以下是引用自網路上的猴子的實驗~(到底誰是原創者 , 我也弄不清楚 , 說明是引用)
行為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
在籠子高處掛了一串猴子最愛吃的香蕉,另外一邊則安裝了一個灑水器,如果香蕉被碰到,就會讓灑水器自動噴水。

實驗開始,有一隻猴子聞到香蕉的芬芳,受不了誘惑,猛力跳起想要拿到這垂涎已久的食物,
結果灑水器發揮作用,把其他的猴子都淋溼了,溼猴子遭受到無妄之災,就把剛剛那隻好吃的猴子痛打一頓。

沒多久,另外一隻猴子也想嚐試看看,於是牠又縱身一跳,灑水器又再次把其他四隻淋溼了,
這四隻猴子二話不說又把牠痛扁一頓,而打最用力的是原先的第一隻猴子,當然牠後來也學乖了。

接下來的猴子都在想,自己應該不會那麼倒楣,也分別去嚐試,結果被打得一個比一個慘,
於是猴子們都得到了共識,只要有人去拿香蕉,大家都要跟著遭殃,而任何一隻猴子都從此不敢有此意圖。

接下來,行為學家將灑水器拿掉,並且更換一隻新猴進去,這新猴子看到香蕉興奮不已,馬上想去拿來大快朵頤,不料牠一靠近,就被其餘四隻老猴子痛打一頓,

行為學家繼續依次換掉所有的猴子,每次新猴子要幹同樣的事時,結局都是鼻青臉腫,

最後籠子裡是五隻新的猴子,香蕉還一直掛在那裡,而猴子卻搞不清楚,為什麼不能去碰它?

~~~以上是引用自網路上的猴子的實驗~~

以上引用結束 , 網路上關於這個實驗的故事版本很多 , 大致上就是描述 , 猴子在某種制約狀況下養成了習慣 , 導致新猴子老猴子都變成了習慣 , 但是不知道這個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標題要說 這是給不動腦主管看的企管小故事 - 老猴子新猴子吃香蕉的故事

因為這個故事常常被拿去引用在企業界 , 大致上就是說 , 公司的老員工會阻止新員工去作某些
應該作 , 可以作 , 或是創新的行為 ,

感覺上就是把所有的過錯統統變成是公司的老員工的錯 , 似乎老員工就是糟糕~

但是像這樣的企管故事還有不少主管拿出來轉寄 ,

我只能說這是給不動腦主管看的企管小故事 ,


首先要知道 , 老員工的在變成老員工之前 , 也是新員工 , 他們習慣的養成 , 也是由以前的老員工培養

很多時候新員工被老員工打壓或是給予錯誤的教育時 , 主管就在旁邊 , 但是卻是放任如此的行為 , 久而久之 , 新員工就是如此被養成 , 然後當新員工變成老員工時 , 就是用他學到的那一套去教新員工 ,

慢慢地 ,

就變成了 , 好像主管如果要推展新事物受到阻力 , 好像都是老員工的錯 ~

但是要追根究底 , 要問的是 : 公司的主管是死了還是瞎了 , 還是無能 ,

所以如果你的主管也曾經轉寄過老猴子新猴子的實驗給你看過的話 , 只能說你的主管也在不動腦主管的行列中

請先想想 , 主管的責任是什麼 , 管理公司要什麼 , 作什麼 , 而不是憑著老員工去作

所以當主管把公司或是部門無法創新無法改革的錯誤推到老員工(老猴子)
身上的時候  , 反應出來的不過就是主管無能 , 根本不懂得管理

想一下公司/部門的制度/規定哪一項不是經過主管同意的 ?
但是如果到最後卻變成公司或是部門無法創新無法改革的原罪時 ,

主管在做什麼?